夏天到了,人们习惯使用空调、电扇等电器消暑降温。那么,在没有电的古代,人们怎么度过炎夏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古人的“消暑神器”——陶瓷枕。
在古装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古人枕着又高又硬的陶瓷枕。陶瓷枕是一种枕头,是中国古代陶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许昌博物馆收藏着多件精美的陶瓷枕,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种带着“高冷范儿”的古代生活用品吧!
宋金三彩枕造型多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许昌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陈文利表示,中国古代的枕头最早是用天然石块制作的,以后又逐步扩大到使用木、玉、铜、竹、瓷等材料。其中,以陶瓷枕的数量最多,应用最广泛。
“陶瓷枕是我国古代常见的一种陶瓷器具,宋代制瓷业高度发达,普通百姓也能用得起陶瓷枕。宋金时期的三彩器顺承了唐代三彩器的功能,以生活用品和陪葬品流行于世,其制作工艺精美,造型、装饰题材和纹饰都很有特色。”陈文利说。
许昌博物馆收藏的宋三彩刻画牡丹纹腰圆形枕高9厘米,长24.3厘米,宽16厘米。枕面前低,后墙及两侧稍高,前墙明显内曲,后墙外凸,两侧呈圆弧形。枕面四周施绿釉,中心施黄地绿叶褐色折枝牡丹花;枕墙施褐色釉,底无釉,后墙中间有一排气孔。
宋绿釉印花束腰枕高9.5厘米,长16.3厘米,宽9.5厘米。枕左右两端为正方形,其余四面均内凹。内凹的四面各模印有折枝花两朵,左端有一圆形透气孔,右端有三个支钉痕,由此可知该枕采用竖置烧制法。
金黄绿釉印花元宝形枕高10厘米,长17.2厘米,宽10.5厘米。枕面呈圆弧形,两端翘起,中间下凹,枕墙上宽下窄,平底。枕面施黄绿釉,四周施黄釉,底无釉。枕前后墙随形开光,开光内各有一犬,飞奔于花草丛中,犬以浅浮雕的手法雕刻;两个侧面饰团花,其中一侧正中有一小圆孔。
宋代陶瓷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陶瓷枕也进入了鼎盛时期,造型有长方、正方、银锭、腰圆、八角、孩儿形、美人形、瑞兽形等多种。但不管哪一种器形,陶瓷枕都是中空,两端或中段预留有窗花式气孔,使之通风散热。而且,陶瓷枕多设计成内凹的形态,两端略高,形成一定的弧度,让头部枕靠时更为舒适。这些人性化设计,与陶瓷枕的不同造型完美结合到一起,在美观性与实用性上达成了和谐统一。
宋三彩刻画牡丹纹腰圆形枕高9厘米,长24.3厘米,宽16厘米。许昌博物馆供图
陶瓷枕是古人的“消暑神器”
“谈陶瓷枕,离不开宋枕。宋代陶瓷枕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不仅器形较前代有所增大,而且装饰技法也突飞猛进,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纷纷采用,极大丰富了陶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因其原材料便宜,工艺成熟,陶瓷枕逐渐成为两宋至金最为普遍的枕头,是当时深受人们喜爱的‘消暑神器’。”陈文利说。
北宋诗人张耒在《谢黄师是惠碧瓷枕》中写道:“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对于陶瓷枕的消暑功能赞赏有加,也印证了古人用陶瓷枕消暑的事实。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很著名的词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里提到的玉枕就是青白釉瓷枕。
在安阳,隋代开皇年间的张盛墓出土的瓷枕,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早的瓷枕实物。早期的瓷枕以小款居多,如张盛墓中出土的瓷枕长度只有3.9厘米。随着时间的推移,瓷枕也变得越来越大,唐代的瓷枕已有15厘米,唐晚期到五代初期演变为20厘米左右,宋金时期瓷枕的长度达到了30厘米,元代已经出现了40厘米长度的瓷枕。关于陶瓷枕大小的演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陶瓷枕从明器开始变为人们实际使用的日用品的证明;也有说法认为,早期出土的小型陶瓷枕实际为诊脉用的脉枕。虽然说法不一,但陶瓷枕进入古人生活,成为一种日常避暑用品是毫无疑问的。
宋绿釉印花束腰枕高9.5厘米,长16.3厘米,宽9.5厘米。许昌博物馆供图
古代陶瓷枕的装饰手法按照不同朝代、不同产地也各有差别。唐代和五代以前的陶瓷枕多以模印、细划绞胎等为主;宋金时期则以绘画为主,同时出现了更为复杂的装饰手法。随着陶瓷业在工艺技术、造型装饰手法等方面的不断改进,陶瓷枕所展现出的艺术成就也越来越辉煌。
“枕头”一词 竟是曹操命名?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就寝几乎都离不开枕头。那么,“枕头”一词是什么时候由谁命名的呢?
据说,这与三国时期的曹操有关。
有一天,曹操在军帐中挑灯夜读,三更时分犯困,身旁的内侍请他上床休息。床上几本木匣兵书一时没地方存放,内侍就随手并排摆放于床的一端。曹操太困,稀里糊涂地枕着木匣兵书睡着了,而且睡得很香。见状,这名聪明的内侍就依木匣的形状用软物做了一种垫头用具呈给曹操。曹操问此物何名,内侍只答是垫头之用的卧具,曹操就将此物命名为“枕头”。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枕,卧所荐首者。从木。”由此可见,古代最常见的枕头是木质的。
汉代之前,民间枕头多为竹、木所制,西汉出现了漆枕和丝织枕头,甚至出现了用天然香草做的枕芯。唐宋时期,陶瓷枕盛行,明清以后,纺织印染业发达,枕头又逐渐变软,并且更加丰富多彩起来。
现代的枕头都是以“软”为卖点,为什么古人偏偏要睡硬枕头“自虐”呢?
原来,硬枕大兴于隋,这是因为隋开创科举,寒门学子纷纷挑灯夜读,困了就在圆木枕头上眯一会儿,一旦熟睡稍有偏动,就会滑落而惊醒,因此,它又叫“警枕”。
除了警醒自己不要贪睡外,古代硬枕还有两种功能:一是降温,睡觉时不是后脑勺枕在枕头上面,而是脖子枕在上面,不但凉快,还能保护发髻不乱;二是健康,在古人看来,三寸高的枕头有助于延年益寿,四寸高的枕头可让人高枕无忧,因此有“无忧四寸长寿三寸”这一俗语。(来源:许昌晨报 许昌日报全媒体记者 毛迎 通讯员 吴艳丽 刘怿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