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玉真公主:
(资料图)
两人对爱与自由的心灵共鸣
玉真公主手书《金仙公主墓志铭》拓片(局部)
李白像(马睿临)
玉真公主雕像
□马睿
李白好友道隐之士元丹丘与唐玄宗李隆基妹妹玉真公主有交往,故而李白写下《玉真仙人词》一诗,托元丹丘代呈以干谒:玉真公主真是仙女啊,时时往来于华山太华峰修道。清早就起来叩齿鸣天鼓,练气时双龙迅速腾起。不断将全身元气聚集,如电如虹,行踪如白云来去飘忽。何时去少室山?在那里一定可以与王母娘娘相逢。
《玉真仙人词》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biāo xū)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壹
结识公主
被举荐当上翰林供奉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背靠大树好乘凉。”李白能当上翰林供奉,主要靠玉真公主帮忙。
玉真公主系唐玄宗李隆基的胞妹,名玄玄(清人避康熙帝讳改元元),生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法号无上真,道号持盈法师,又名九仙媛、九仙公主。玉真公主在王屋山建有灵都宫(一作奉仙观),不迟于开元九年(721年)与张姓驸马结婚,生有二子。玉真公主卒于宝应元年(762年),享年68岁(丁放、袁行霈《玉真公主考论》,郁贤皓《李白与玉真公主过从新探》)。
皇帝的妃嫔众多,因此子女多是同父异母,同父同母者少之又少。故而与其他兄弟姐妹比起来,玉真公主和唐玄宗要亲得多。
“李白于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首次入长安(今陕西西安),隐于终南山,曾到玉真公主别馆做客,与卫尉张卿过从,写下《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其后,又回到隐居之所。又作《秋日寄卫尉张卿及王征君》诗。离开长安回到安陆后,应元丹丘之邀,李白又赴嵩山隐居。其时,元丹丘亦为道隐之士,与玉真公主有交往。故而李白写下这首《玉真仙人词》,托元丹丘代呈以干谒。正是由于李白写了这首诗,才有了后来玉真公主在唐玄宗面前举荐之事”(郁贤皓《李白与玉真公主过从新探》)。
人们不禁要问:找玉真公主求官者多如牛毛,她为何单单举荐了李白?
答案很简单,李白身上的两大特点深深地吸引着公主:爱与自由。
玉真公主的母亲是窦德妃。窦氏“姿容婉顺,动循礼则。”是唐睿宗为相王时所娶,婚后夫妻情深,她先后为唐睿宗生下唐玄宗、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三个孩子。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因户婢韦团儿诬谮窦氏与刘皇后用厌蛊之术诅咒武则天,正月初二这一天,刘、窦二人按惯例入大明宫嘉豫殿朝见武则天,谁知一去不回,双双遇害。连她俩的尸体,
都没人知道埋在哪里。而作为丈夫,唐睿宗却吓得连问都不敢问一句(刘昫《旧唐书》卷五五《后妃传》之《睿宗昭成顺圣皇后窦氏传》)。
一个小女孩,年仅两岁便失去了母亲,父亲虽贵为皇帝(武则天称帝后改称“皇嗣”),却形同囚徒,软禁深宫。平日里见上一面都很难,更别提父爱了。尽管每天有无数太监、宫女伺候,但母亲的离世带给玉真公主内心的痛苦有多大,可想而知。出于对皇祖母武则天的畏惧,她即使思念父母,也不敢啼哭,只能强忍住悲恸,让眼泪在心中默默流淌。
好不容易熬到武则天退位,大伯唐中宗李显即位,玉真公主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不再过担惊受怕的日子。但紧接着就是大伯母韦皇后、堂姐安乐公主和姑妈太平公主轮番干政,把朝局搞得乌烟瘴气。直到三哥李隆基发动政变,消灭了韦皇后和太平公主的势力,玉真公主这才终于过上了正常日子。但此时,父亲李旦已老,皇兄李隆基成天忙于朝政,能与父兄见面的机会也不多。即使有机会见上一面,入宫的各种繁文缛节、通报传召、跪拜请安、赐宴赏戏就耗去一大半时间,真正能和父兄说几句贴心话的机会少之又少。
贰
推心置腹
增进了公主的好感
身为公主,除了缺乏父母、兄长之爱,夫妻之爱也不多。
皇室嫁娶都是政治婚姻,政治考量大于个人爱情。公主在婚前一般连驸马长啥样都不知道。幸福与否,全靠运气。
玉真公主与张驸马,先后诞育了二子。长子无考,次子张倜,先后担任正议大夫国子司业员外置同正员、大鸿胪卿等职,娶蔡国公主季女(张冏《唐故九华观主□师藏形记》)。
从现存的玉真公主生平史料推知,她的婚姻并不幸福。
首先,她终身笃信道教。唐朝共有210位公主,出家修道者特别多,其中11位终生好道,1位入道后还俗(太平公主),5位婚后为女冠(王溥《唐会要》卷六《公主》、卷五〇“尊崇道教”条)。这17位公主的婚姻,绝大多数都不幸福。如果婚姻很幸福的话,玉真公主岂会寄情于道观,甘心情愿跟神仙、经卷和丹药过一辈子?
其次,玉真公主府邸位于辅兴坊,乃朱雀门街西第三街自北向南第二坊,原为武氏崇先府旧址(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〇,唐睿宗景云元年)。她最爱在府中组织文学沙龙,李白、王维、高适、储光曦等人都是座上宾。可奇怪的是,诗人们写了很多诗,居然没有一首提及张驸马。
究其原因,可能是张驸马对文学毫无兴趣,一遇到府上开沙龙便借故外出。也或许是他和玉真公主没什么共同语言,一看到诗人们与公主吟诗作赋,便索然无味。索性拂袖而去,眼不见心不烦。如果婚姻很幸福的话,张驸马岂有缺席之理?
而李白恰恰是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度过的,他自幼家庭氛围十分和睦——母亲梦见金星入怀而生他、父亲李客辅导他学习《子虚赋》、妹妹李月圆经常与他开玩笑,青年时期李白则得到老师的关爱,而且两次婚姻都和谐美满,两个儿女也孝顺可爱……
李白与玉真公主交谈,除了诗歌与文学,自然也会涉及父母、兄妹、夫妻、子女之类的话题。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听了李白这些充满爱的经历,再联想到自己幼年的失母之痛、少年的惊弓之鸟、父兄的聚少离多、丈夫的同床异梦……岂会无动于衷?爱,是抚平伤痕的唯一力量。公主痛苦的经历,无形中增进了她对李白的好感。
叁
飘逸狂放
李白与公主感情微妙
此外,皇宫是世界上除监狱之外最不自由的地方。甚至可以说,皇宫就是一座豪华版监狱。
作为金枝玉叶,玉真公主一生下来便享尽人间富贵,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琼浆玉液、穿的是绫罗绸缎、戴的是金银首饰、玩的是奇珍异宝、用的是四海贡品……啥都不缺,唯独缺自由。这是因为,生活在皇宫大内,玉真公主走每一步路都有人跟着,说每一句话都有宫女听着,吃每一口饭都有太监守着,逛每一处名胜都有卫士护着……甚至就连上厕所,也都有人在旁边递手纸,完全没有任何自由可言。玉真公主从小就在这样密闭的环境长大,但自从她遇到了李白,心态顿时就大不一样了。
李白,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崇尚自由的诗人!
一般人见了玉真公主,都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甚至连说话都结结巴巴。李白一生都藐视权贵,平交王侯,用苏轼的话说,他是“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苏轼《李太白碑阴记》)。加之李白出身民间,在入京之前,足迹遍布大半个大唐,巴蜀、淮南、江浙、齐鲁、中原都去过。他所听过的、见过的、吃过的、读过的、耍过的、游过的……什么千奇百怪的人物、地方和事情都经历过。李白的口才本来就好,记忆力又强,绝对能说得天花乱坠、顽石点头。公主虽享尽人间富贵,但对民间的奇闻异事、风土人情却一无所知,当然会听得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另外,玉真公主还精于书法。现存于陕西省蒲城县博物馆的《金仙公主墓志铭》就是她亲笔所书。细观此碑拓片,字体娟秀工整,结字端严,用笔稳健,疏朗端丽,恭柔婉媚且朴厚古雅,颇具六朝风韵,辅之以章法之疏阔宽绰,文辞典雅清丽,更显其风致洒脱,令人怡悦情神,击节而叹。尤为难得的是,通篇浮现着一派仙家之气(徐峤撰、玉真公主书、卫灵鹤刻《大唐故金仙长公主志石铭并序》)。而恰恰书法也是李白的长项。
二人自然一拍即合,相见恨晚。
综上所述,玉真公主之所以可能喜爱李白,完全是她对爱与自由的共鸣。老百姓最感兴趣的是:“李白是否爱玉真公主?”对此分歧较大。专家说无,民间说有。
这首《玉真仙人词》,李白写得飘逸狂放,将玉真公主描绘成九天仙女,可见他是倾注了感情的。民间更有传说:玉真公主千里迢迢赴敬亭山修道,只是为了见李白一面。而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则是寄托着他对玉真的思念(《独坐敬亭山》)。想来,男女之情是很微妙的,从友情到爱情仅一步之遥。但从爱情回到友情,却要跨越千山万水。
不难想象,玉真公主向李白倾诉,说到伤心处,忍不住泪雨涟涟。自己恨不能早点死去,只求能与母亲在天之灵相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李白只得轻声地安慰着玉真,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没有人知道,于他而言,玉真公主的每一滴眼泪,都如颗颗跌落的彗星,刺入心房,李白表面风平浪静,内心却已是铁马冰河般的汹涌。
玉真公主至死都不知道,从李白遇到她的那一天起,她便一直是他生命里的白月光,日日夜夜地,灿烂在他心灵的最深处。无奈李白已有妻室,公主身份高贵又不能为妾,二人只能把这份爱埋进心中。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春,李白被赐金放还。不久,玉真公主便上奏皇兄,正式出家修道(刘昫《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三月,玉真公主辞世(赵明诚《金石录》卷二七《唐玉真公主墓志》)。时隔八个月后,李白也病逝了(李阳冰《草堂集序》)。二人终于相会于天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