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好莱坞罢工第100天。继5月1日,美国编剧工会(WGA)发布罢工声明后,美国演员工会(SAG-AFTRA)也于7月14日宣布加入这场罢工运动。
《纽约时报》认为,由于相关诉求难以得到快速解决,罢工可能持续到2024年,这将创造好莱坞历史上的又一个“第一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目前,罢工已导致希里安·墨菲、马特·达蒙、杰森·斯坦森等多名影星缺席主演影片的首映礼,《死侍3》《碟中谍8》《毒液3》等多部作品停工,原定今秋举行的艾美奖颁奖礼也将推迟至明年一月。此外,受编剧和演员罢工的感召,漫威工作室视觉特效工作人员也决定成立属于自己的工会,团结起来抗议片方的压榨,维护自己的权益。
罢工进行到现在,谈判双方各有哪些新诉求?这场轰轰烈烈的罢工还将持续多久?
在了解罢工事件前,我们先来认识这场“会战”的主角及其势力范围。美国编剧工会、美国演员工会及广播电视艺人联合工会代表的是“影视工人”,美国电影电视制片联盟的构成主体是主流制片厂和流媒体公司,代表好莱坞制片方的意志。
工会与联盟每三年就会签订一份新合作协议,协议签署前双方会就前几年履约中产生的矛盾展开谈判,矛盾有效解决会进入新的履约周期,谈判失败就会引发罢工抗议。
上次美国演员工会与美国编剧工会并肩罢工还是在1960年。当时各方争取的是付费电视方面更为合理的收入分配方式。 63年过去,传统媒体式微,流媒体大行其道,这次两工会罢工的核心诉求是提高影视作品在流媒体平台的长线收益分成。
在电视台为主播放渠道的时代,编剧与演员除了有片酬,节目后续在其它平台播出还会收到“重播费”,即二次薪酬。对于小演员、小编剧来说,如果有幸参与到一部常青树作品,那么职业收入就会相对稳定,二次薪酬甚至会超过初始片酬。
但流媒体时代行业规则变了。越来越多影视作品首播于网络,或仅在流媒体上映,Netflix等流媒体通过高价买断作品版权,瓦解了之前的分成模式。于是,出现流媒体首席执行官的年收入超过整个编剧行业1.1万人薪酬总和的现象。
面对巨大的收入差距,以及极不平衡的劳资关系,演员、编剧自然揭竿而起。目前,他们对薪酬的要求有二。一是提升底薪。工会提议,全体编剧最低薪资以及二次薪酬在未来三年依次上涨6%、5%、5%。资方的回应是,最低薪酬三年按4%、3%、2%的比例上涨,二次薪酬仅一次性上涨2%或2.5%。
二是提升初始片酬与二次薪酬待遇。工会提议,预算高于1200万美元的流媒体长片应给予院线电影同等待遇,并明确播放量与初始薪酬以及二次薪酬的对应标准。资方回应是,预算不低于4000万美元且时长超过96分钟的作品,可以考虑相应待遇,初始报酬可以增加9%,但二次薪酬不予提高。
可以看出,二次薪酬是劳资双方争高不下的条件。 核心主创团队希望从平台利润中分拨一部分,用以提高劳动和创意贡献者的收入,但平台如果提供分成,势必会放弃高额买断版权的做法。
事实上,流媒体影响的不只有薪酬,它还改变了岗位数量与行业生态。 过去的电视剧每季较长,大多在22集左右,编剧在20-24周内有着工作时间保障。但流媒体平台的剧集多是12集的形式,对编剧的数量要求严重下滑。
并且,好莱坞内部的公司整合与类型合并也形成了资源垄断,少数几家公司控制了美国几乎所有娱乐内容的生产和发行,他们更容易压低影视工人工资,并为其再就业设置繁重条款。 如2019年迪士尼收购21世纪福克斯后,将演员困在独家合同中,阻止他们从事其他工作。
流媒体对于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项目伊始,制片方会要求编剧先写出故事大纲或梗概,一旦内容没有被选中,之前的时间精力都打了水漂,并且二次写作不支付稿酬。如果剧本内容通过审核,平台也可能选用年轻的、薪酬较低的编剧团队续写或改写剧本,且不与原编剧续约。
此外,流媒体的“迷你编剧室”不允许编剧到片场,也不允许接触演员,将他们完完全全打造为流水线上的螺丝钉。 总的来看,编剧工作量大了,收入少了,风险高了,主动性弱了,利益明显受损。
即便是好莱坞影星也难抵流媒体的冲击。2021年7月,漫威电影《黑寡妇》仅在美国上映三天,就于流媒体平台Disney+同步上线。影片主演斯嘉丽·约翰逊对此极为不满,直接将迪士尼告上法庭,令其赔付原本应有数千万美元的票房分红。
当前,演员面临的另一重要问题是AI技术。联盟曾提议扫描背景演员或临时演员的脸部,并能够在任何项目中“永久拥有和使用他们的肖像”,这引起广大群演的不满。前不久,电视剧《秘密入侵》的片头用AI技术生成,《夺宝奇兵5》运用AI技术已经生成了主演哈里森·福特青年时的样子。
AI技术对行业的冲击是全面的。根据二八法则,AI技术对头部的20%群体产生的作用不大,他们罢工的考量也许是能从AI换脸中争取到何种报酬。而剩余的80%群体在这场罢工中也只能被动等待救援。
随着资本整合、行业合并,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势必减弱。这次罢工所波及的也不仅仅是游行的他们,还有屏幕前的你我。
【文/安然】